能问的问题无非就那几个。
为什么离婚,谁提的离婚。
萧彩英不怎么干涉萧忱的感情生活,从年幼到成年,也从来没强迫过他做不愿意做的事,就连当初萧忱决定结婚,萧彩英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,只是问了句你想好了吗。
萧忱结婚那会30岁,已经算晚婚了,跟他同龄的同学小孩儿都快上幼儿园了,萧彩英也没催着他赶紧成家,直到有一天他忽然说自己要跟项琳结婚。
当时萧彩英说不上来自己是什么感受,说高兴也没有多高兴,五味杂陈的心情。
不过,萧忱能找到归宿,成家立业安定下来,这自然是萧彩英最大的愿望。
萧忱的父母还在世时,跟项琳的父母是世交,萧忱跟项琳算是青梅竹马的关系,后来萧忱的父母去世,萧彩英夫妻俩把萧忱过继到自己家后,萧忱跟项琳的联系就少了。
项琳的父亲当年没少帮衬萧家,帮着善后萧忱父亲留下的烂摊子,竭尽所能让那位老友走得体面些。
人活一世什么也带不走,体不体面的,其实无所谓。
萧忱虽然这么想,但一直都对项家心存感激,他不是擅长表达的人,有些事光做,不说,萧彩英就担心他这样,好像活着就是在为别人砌砖铺路,没有人知道他本人想要的是什么。
萧忱大学毕业之后就没在家住了,一开始是租房,后来是买房,再后来就是结婚,这一切萧彩英都没有参与,她跟萧忱他姑父尊重萧忱的任何决定。
后来她时常在想,是不是就是因为自己对萧忱的人生参与得太少,她的心才总是漂浮不定,一刻也无法安宁。
萧忱跟项琳结婚两年,夫妻生活如何萧彩英夫妇是一概不清的,毕竟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,她跟萧忱姑父也不是那种孩子奴,什么事都要操心。
得知萧忱离婚后,萧彩英每一刻都在后悔,当初为什么不再多问问萧忱的内心想法,为什么不能像普通家长那样再多关切一句:你真的决定好了吗?
这是人生大事,你一定要好好考虑清楚。
是项琳提的。
萧忱说。
为什么呢?
她没说原因。
当时项琳只说了句:该离了,稀里马虎凑合了两年,你不厌弃,我都烦了。
本来当初结婚也是为了项琳久病将逝的爷爷,眼看孙女年近三十还没找着归宿,老人没法安心闭眼。
离婚和结婚对萧忱来说都一样,不是什么大事儿。
你是不是压根就不喜欢琳琳?
萧彩英问他。
萧忱不作隐瞒,点点头:当年结婚就是为了她爷爷。
萧彩英的十指绞在一起,心中越发懊悔。
良久,她才哑着嗓子问:何必呢?
我没有损失什么。
萧忱说,这两年我过得很好。
可是你俩之间没感情啊。
萧彩英的语气有些激动,你这不是…
…
这不是胡闹吗?
就当搭伙过日子吧。
萧忱没有遥想过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,他比较注重当下,走哪停哪,今朝酒今朝饮,醉后如何,不去管它。
都是成年人了,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,项琳能接受无爱的婚姻,那是她的选择,胡不胡闹的,未来的不稳定因素都由她自己买单。
萧忱也一样。
我是老了。
萧彩英起身收拾碗筷,轻轻叹了口气,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想了,琳琳家里那边怎么说?
没说什么,项琳一直都那个性子,您又不是不知道,项叔他们管不了她。
有时间去看看他们,慰问慰问,毕竟你也当了他们两年的女婿。
我知道。
萧彩英在厨房洗碗,蹙着眉纠结了会,还是忍不住问:忱忱,姑姑问你件事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