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拾玖书院

拾玖书院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水浒:开局买下梁山,造反不招安 > 第849章 这是辽国百年的基业,如今,便托付给姜……郎君了

第849章 这是辽国百年的基业,如今,便托付给姜……郎君了(1 / 1)

十一月十二日清晨,析津府的南门缓缓打开,沉重的城门轴转动声,在寂静的城外格外清晰。

萧普贤女身着素色宫装,未带任何珠宝饰物,头发仅用一根木簪束起,在耶律得重、耶律宗雷等文武百官的簇拥下,缓步走出城门。

她身后,是一千多名皇宫内侍,宫女太监,也都一个个穿着粗布衣服,背着小包袱,脸上虽有不舍,却也透着一丝解脱。

毕竟他们当年入宫,为的就是一口饱饭,结果最近吃的还不如牛马,自然不会留在宫中。

城外,梁山军早已列好迎接的队伍。

姜齐一身长袍,率领自家将领,立于队伍最前方,见萧普贤女走来,拱手行礼,“萧太后深明大义,归降梁山,姜齐敬佩。”

萧普贤女停下脚步,目光扫过梁山将领,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颤抖,“如今辽国气数已尽,我愿以皇室之尊,换燕云百姓平安。”

“太后放心!”姜齐郑重道,“我梁山军若有半句虚言,天打雷劈!今日起,燕京便是我梁山的重要城镇,我等定会用心治理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”

随后,林冲上前一步,高声宣读入城纪律,“全军听令!入城后,不得擅闯民宅,不得掠夺财物,不得骚扰百姓,违者立斩不赦!教导员随乐和安抚百姓,武将随我整顿治安,各司其职,不得有误!”

“遵令!”梁山军士兵齐声呐喊,声音震彻云霄,却无半分戾气。

萧普贤女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。

她侧身让开道路,对姜齐道:“姜郎君,请入城吧。析津府的未来,就拜托你们了。”

姜齐点头,云天彪退后半个身位,紧跟其后,率领梁山军缓缓走入城中。

街道两旁,早已挤满了百姓,有汉人也有契丹人,有奚人,还有女真人,起初还有些紧张,可看到梁山军士兵列队而行、目不斜视,百姓们渐渐放下戒备。

梁山军入城后,立刻按照既定计划展开行动。

乐和带着数十名教导员,沿街张贴告示,每到一处,便留下一人高声宣读,“梁山军告示:燕京即日起推行轻徭薄赋,赋税减半,百姓无论契丹、汉人,一律平等,商户正常营业……”

百姓们围在告示前,听得真切,不少人激动得热泪盈眶。

“先生,这是真的吗?咱们契丹人也能和汉人一样,不用再交重税了?”

乐和笑着点头,说道:“这是千真万确的。梁山军不分族群,只认百姓。放心,只要在梁山治下,以后的日子,定会越来越好。”

周边百姓感动得连连拱手,“多谢梁山军,多谢先生!咱们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!”

“先生!先生!你们梁山军什么时候发粮食?”

“对!赋税什么的,那是以后得事,咱们另说,现在城里已经没有粮食了,梁山发不发粮?”

“对啊!发粮食吗?”

“发!”

与此同时,林冲率领士兵,开始整顿城内治安。

他先派人接管辽军的军营,将降兵集中安置,开展诉苦大会,发放粮草和棉衣,再派人驱散街头的地痞流氓,查封趁机哄抬物价的商铺,最后在全城设立十个治安点,接受百姓报案,短短半日,城中便恢复了往日的秩序。

在城中的集市上,梁山派人舍粮施粥,还有存货的商贩们也开始趁着太平,加紧清货,叫卖声、百姓们的谈笑声,渐渐驱散了笼罩燕京府一年有余的战争阴霾。

一名汉人商贩一边摆放货物,一边对身旁的契丹商贩说:“没想到啊,梁山军这么快就稳住了局势。”

契丹商贩笑着点头:“是啊,就看梁山能不能稳住脚跟。”

姜齐一行人跟着萧普贤女来到了燕京城内的皇宫内。

一路上,杨志和杨金豹,呼延庆和鲁智深,都是激动的面红耳赤,走在皇宫天街上,如同是踩在棉花上一样。

最为激动的要数柴进,当年,他家祖上便是因为赵大要征北,才失了天下,如今,他这个后世子孙可以光明正大的,以占领者之一的身份,进入辽国南京道的皇城内,进入燕云的中心!

柴进看着辽国皇宫大殿,深吸了一口气,“如此,死后也能有脸面见祖宗了!”

“柴大官人!还早呐!”云天彪在一边微微笑道,“只是,如今咱家郎君得了这偌大的地方,你们没有什么表示?”

李助在一边听着,用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朱武,抬起下巴示意让他看一眼云天彪。

朱武呵呵一笑,低下头,只顾往前走。

后面的杨志尽管激动,但还是把前面几人的动作看在眼中,心中念头急转。

皇宫的朱红宫门敞开着,门前的华表依旧威严,却没了往日守卫的士兵,只偶尔有几名梁山军的巡逻兵走过,脚步轻缓,生怕惊扰了这座古老宫殿的宁静。

宫内的甬道上,落叶被风吹得打着旋儿,宫女们身着素色宫装,端着托盘轻步走过,裙摆扫过青砖,几乎听不到声响。

太监们则拿着扫帚,仔细清扫着庭院内的杂物,动作小心翼翼,脸上却难掩落寞,曾经的皇宫何等繁华,如今虽依旧整洁,却没了往日的喧嚣,连空气中都透着股萧瑟劲。

萧普贤女带着众人来到紫宸殿前,姜齐迈步走入大殿,目光瞬间被殿内的景象吸引。

大殿之内,六根巨大的金龙盘柱矗立在两侧,龙身雕刻得栩栩如生,镀金的鳞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光,殿内的四角,摆放着四座青铜龟鹤灯,灯内的烟雾缓缓升起,带着淡淡的檀香,弥漫在整个大殿中,正前方的御座高高在上,铺着明黄色的锦缎坐垫,御座后方的描金屏风上,绘制着“百鸟朝凤”的图案,色彩虽有些陈旧,却依旧精美,地面上的金砖经过多年的踩踏,已变得光滑如镜,反射着殿内的烛火。

“没想到辽国的紫宸殿也是这般的模样。”姜齐感叹道,眼中满是赞叹。

萧普贤女走到御座旁,轻轻抚摸着扶手,语气中带着一丝怅然,“这是辽国百年的基业,如今,便托付给姜……郎君了!”

热门推荐